專訪丨巴黎高等商學院(HEC Paris)主管MBA項目的副院長安德里亞·馬西尼—— 發揮MBA項目特色 培養國際化人才
2018年6月,巴黎高等商學院(Hautes Etudes Commerciales Paris,HEC Paris,以下簡稱HEC)安德里亞·馬西尼(Andrea Masini)副教授赴北京訪問,本刊受邀對馬西尼副教授進行專訪。
2018年6月,巴黎高等商學院(Hautes Etudes Commerciales Paris,HEC Paris,以下簡稱HEC)安德里亞·馬西尼(Andrea Masini)副教授赴北京訪問,本刊受邀對馬西尼副教授進行專訪。自2016年1月以來,馬西尼副教授一直主管HEC工商管理碩士(MBA)項目。作為法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管理學博士學位的獲得者,馬西尼副教授圍繞技術創新對運營與組織的影響進行跨學科研究,特別關注信息和通信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和可持續性問題。他的學術成果顯著,已發表科研文章及工作論文數十篇,最近的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生產與服務運營管理》(M&SOM)、《運營管理雜志》(The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能源政策》(Energy Policy)等雜志。此外,他曾向MBA、高層管理人員、博士研究生等教授運營管理、供應鏈管理、技術戰略等課程,為公共和私營組織提供有關流程優化、信息通信技術、技術創新等領域的咨詢服務。
HEC核心價值觀:多樣性、包容性、國際化
《世界教育信息》:HEC是世界頂級商學院之一,請您介紹一下HEC的發展歷程及其核心價值觀。
安德里亞·馬西尼:HEC成立于1881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其成立初衷是為法國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提供高級管理教育。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為已經擁有工作經驗的學生提供MBA項目課程、MSc項目課程和高管教育。如今,HEC是管理課程內容及授課對象涵蓋范圍最廣的商學院之一,授課對象包括無工作經驗的學生及經驗豐富的高級管理人員。
HEC的核心價值觀是多樣性、包容性、國際化,這三方面相輔相成。第一,多樣性。HEC鼓勵教職工和學生的多樣化發展,強調教育和科研質量,努力創造一個完美的推動知識發展的全球頂尖商學院。第二,包容性。HEC積極為師生創設極具包容性的環境,讓每個人在HEC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進而促進不同意見和文化的交流,激發更多創新思想,推動HEC的國際化進程。第三,國際化。從學生來源國看,我們的學生來自100多個國家。我主管的MBA項目就有來自全球55個國家的240多名學生,其中約40%來自亞洲,約27%來自美洲,約18%來自歐洲,10%~12%來自中東和非洲,國際化程度較高。HEC具有多樣性、包容性的國際化環境體現了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學會創新,學會合作,學會在多樣化的環境中工作。
MBA項目特色:模式獨特、學術嚴謹、貼近市場
《世界教育信息》:您能否簡單介紹一下HEC的MBA項目的特色?
安德里亞·馬西尼:第一,具有獨特的教學模式。HEC的MBA項目成立于1969年,有近50年的歷史。我們學校的MBA項目擁有理想的課程跨度,以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實現職業轉型。具體來看,該項目主要包括兩大部分——前8個月為基礎課程,后8個月為定制化課程,總共是16個月。學生在前8個月內學習基礎管理知識,在后8個月的定制培養中,學生可從七大專業方向(戰略、金融、市場營銷、領導力、創業、數字化轉型、可持續發展)中自主選擇深入學習的領域,后期的專業化培養促進了職業轉型。這也是如今學生選擇攻讀MBA的主要原因之一。與傳統的美國三年制的MBA項目相比,我們更具競爭優勢。因為僅用16個月就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扎實的邏輯思維和能力框架,從而讓學生更早地進入就業市場。
第二,以學術嚴謹著稱。教授將自身的研究項目與教學課程緊密聯系,學生從中獲得最前沿的知識,將學習過程和科研過程緊密相連,共同促成嚴謹的學術氛圍。
第三,與企業和就業市場有直接聯系。HEC通過邀請企業高管赴HEC授課的方式,促進理論與實踐知識的緊密結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擁有更多機會在教授的指導下開展項目,培養自身的領導及創新能力。
第四,與技術和創新緊密相連。HEC位于法國高新科技研究實驗室和大學科學實驗室的聚集區,這為MBA項目的學生與這些研究實驗室開展合作提供了寶貴機會。例如,專攻創業方向的學生可以和科學家在研究實驗室共同工作數月,將自身的管理技能運用到研究項目的管理之中。其中一些模型有可能變成現實,成為初創公司和新公司,并且可能在現有孵化器的幫助下,在很短的時間內進入市場。
MBA項目的候選人:個人能力、申請要求、申請渠道
《世界教育信息》:您認為MBA項目的目標候選人具備怎樣的特質?
安德里亞·馬西尼:MBA項目被視為改變和完成職業生涯的催化劑和加速器。因此,該項目的候選人最好具備2~10年的專業經驗,平均為6年;年齡在25~35歲之間,平均年齡是29歲。因為在這一年齡段,MBA是改變職業方向最有力的加速器。
我們尋找有雄心壯志的候選人——他們對個人的職業生涯有遠景規劃;在全球挑戰中對國際職業持開放態度;樂于向他人學習、回饋他人,分享經驗。我們的畢業生即使專攻某一領域,他們也能與金融、戰略和營銷公司的專家進行有意義的對話。這就是MBA的獨特之處。這是一種綜合能力,能夠理解不同的觀點,并將它們應用到特定的行業、特定的部門或自己的公司。
《世界教育信息》:請問你們的入學要求是什么?
安德里亞·馬西尼:我們正在尋找具有至少2年專業經驗、學習成績優異、有良好的GMAT或GRE成績的候選人。作為申請程序的一部分,所有申請人必須接受2名HEC校友的兩次面試。校友可以告訴我們這個候選人是否具備符合HEC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
為了不讓修讀費用成為申請MBA項目的障礙,我們會通過獎學金制度向所有具備MBA項目申請資格但沒有能力支付學費的學生提供經濟資助,以幫助他們完成學業。
《世界教育信息》:請問怎么申請MBA項目?
安德里亞·馬西尼:可以通過訪問我們的網站,找到中國的負責人,并與相應地區的招生官員取得聯系,從而獲得詳細的個性化信息。HEC的申請者不需要和電腦或者機器對話,我們安排有專業的負責人回答所有問題,并讓候選人與校友保持聯系,與同學分享信息。此外,我們還會組織兩次校園展覽會和HEC的參觀活動,幫助學生適應環境。招生官會為那些即將參加GMAT或GRE考試的考生提供申請建議。同時,申請需要兩封推薦信;含有學術地位的學術證明;修讀MBA項目的原因等材料。需要注意的是,在推薦信中,通常推薦人的職位越高且對申請者越了解,效果越好。學生通過了第一次篩選后必須接受校友面試。我們每個月都有招生陪審員,學生可以申請在9月或1月入學,這兩個學期的項目完全一致。
MBA項目的中國學生就業情況良好
《世界教育信息》:目前,MBA項目有多少中國學生?您能否介紹一下他們的學業成績和就業狀況?
安德里亞·馬西尼:2019屆我們有大約10%的學生來自中國,人數僅次于印度,中國是MBA項目的第二大生源國。過去3年,我們每年有大約10名中國畢業生,他們都做得非常好。眾所周知,中國學生在定量研究方法上的能力非常強,我們十分欣賞中國學生的能力,這反映在他們將要從事的工作和職業中。
我們看到中國畢業生有兩種職業道路:一種是選擇留在國外工作,HEC的文憑會成為他們簡歷上很有分量的“硬”指標,幫助他們在法國、英國或美國更順利地找到工作;另一種是回到中國,為在中國開展業務的跨國公司工作。
過去3年里回到中國的畢業生中,有的已成為谷歌、微軟、日產汽車等公司的雇員,大多工作于高科技領域和IT服務領域,他們的平均年薪為10~12萬美元。
當下,中國畢業生對奢侈品公司越來越感興趣。他們在法國了解奢侈品,然后幫助這些公司在中國開設辦事處、商店和工廠。這是一個明顯的趨勢,HEC的奢侈品管理項目也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國際化人才:深入理解多元文化、重視共事者及知識積累、具備良好決策能力
《世界教育信息》:在您看來,國際化人才需要什么樣的素質和能力?
安德里亞·馬西尼:首先,深入理解多元文化。國際化人才需要對所處環境有深刻清晰的理解,要有作出決策的能力和視野,同時將決策落實到具體行動。MBA項目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與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進行合作,這可以培養他們在國際化、多元化的機構中工作及作出決策的能力,學生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和適應是很重要的。
其次,重視共事者。一個管理者需要了解其他同事的角色、想法、價值,這樣才能更好地綜合他人能力以實現策略和戰略。
再次,具備一定的綜合知識積累。只有具備一定的知識積累,才有能力與不同領域的專家有效交談,且具有可信度。例如,CEO不需要是財務專家或市場營銷專家,但他應能夠看懂相關負責人提交的財務報表或市場戰略信息,能理清重點并指出其中問題。因此,MBA項目的學習過程也至關重要。
最后,擁有良好的判斷及決策能力。當前,不確定性日益增強、不斷變化的復雜環境對人們的判斷及決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際化人才不僅要積極利用知識模型等工具作出自己的判斷,還要在不斷變化的復雜環境中作出正確的決策。
個人研究成果的教育應用
《世界教育信息》:可否請您分享一下您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商學院教育或高等教育中的應用?
安德里亞·馬西尼:我自己的研究領域大致可分為兩個方向:一是關于能源行業的技術創新,二是信息系統對運營管理的影響。對此,我基于100多家企業的數據研究了不同的信息系統對運營的影響。在教學中,我會把我的研究成果分享給學生,并且告訴他們成為管理者或經理人之后,在選擇信息系統時應注意什么,選擇此信息系統之后可能會對運營帶來怎樣的影響。例如,企業合并以后,兩個企業運用的信息系統或技術可能是不一樣的,而合并以后是用相同的還是各用各的,這就成為了一個問題。通過對100多個企業的研究結果,可以幫助企業作出更加正確的決策。在HEC的教學中,我們不會直接給出一個解決方案,因為我們培養的是領導者,他們要用自身的判斷力綜合考慮之后來作出決策。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特別聲明: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質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者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用智慧的計算構建智慧的校園

《中國教育信息化》:針對目前我國高校數字校園的建設情況,您認為建設水平如何?與國外高校相比如何?未來高校對數字校園會有哪些需求? 唐雪飛:數字校園是學校的一項基礎性、長期性和... [查看詳情]
祝智庭:教育從不單純根據技術需求來變革
人工智能如潮。教育如何做“弄潮兒”?我們就相關問題采訪了華東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博士生導師祝智庭教授。 [查看詳情]
以信息化應用助教育騰飛

編者按:作為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中國電信集團將教育信息化的推進確定為集團信息化戰略的最重要方向之一。近年來,先后在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教育管理信息化和數字教育資源服務等領域... [查看詳情]
建立數字化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
2013年是我國教育信息化的關鍵一年,“三通兩平臺”建設,“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的實施,都是在為信息化時代如何實現教育現代化,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打... [查看詳情]
德國公民教育的歷史、經驗與趨勢

力爭試點 “樣板” 促教育信息化邁進第一方陣

作為首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地區,石家莊市“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規模化應用專項試點”工作已經進入實施階段。試點工作作為石家莊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契機與推動力,將對整個城市各區域教...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