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 全球15強誕生
第十八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決賽第四場6日在長沙落幕。綜合本場及前三場決賽答題成績,五大洲排名前三位的選手成功晉級,成為全球15強。
中新網長沙8月6日電 第十八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決賽第四場6日在長沙落幕。綜合本場及前三場決賽答題成績,五大洲排名前三位的選手成功晉級,成為全球15強。
記者現場了解到,挺進全球15強的選手分別是大洋洲組的百陽、小馬、潘泰勒,非洲組的詩雨、陳安憶、林夏,美洲組的羅明彥、李萌、貝安成,歐洲組的家松、瑪麗亞、安子軾和亞洲組的蔣天改、楊金玉、金雷聲。
本場決賽分“聽力熱身賽”“漢字九宮格”和“學長帶你看中國”三輪。在詩詞題大考中,選手花式科普了中國古代人度酷暑的方式。“中國比非洲更熱,我在非洲的時候皮膚是巧克力色,來到中國后就變成了碳黑色。”非洲加納選手那森幽默的言語令現場眾人哈哈大笑。
被譽為“詩詞小王子”的巴西選手李萌用白居易詩句“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講解“避暑之道”。“這句詩表達的意思是心靜自然涼,只要你的內心平靜下來,就不會感到這么熱。”李萌非常喜歡中國詩詞,李白的《夜宿山寺》和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他張口就來。
在第三輪的“學長帶你看中國”環節中,“漢語橋”學長大衛用VLOG視頻,讓選手欣賞了俯拍角度下的美麗中國,包括運城鹽湖、鸛雀樓、黃河等山水風光。
“大飽眼福。我去過北京、杭州、西安,我覺得重慶的夜景很漂亮,非常浪漫。”摩洛哥選手陳安憶大膽秀出了他學到的重慶話“妹兒”。
成功晉級15強的埃及選手詩雨學習漢語四年,去年在中國江西山區支教的經歷讓她想要成為一名漢語教師,今年9月她將進入北京師范大學就讀國際教育專業研究生。“今天比賽結束后,有些朋友要離開,雖然不知道是否有機會再見面,但我相信我們會保持聯系。”詩雨說。
據了解,晉級選手接下來將分為三組分別前往上海、河北、山東進行文化體驗活動,多維度體驗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創新科技。

特別聲明: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質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者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